导读:一、 工作前必须遵守: 1、认真阅读交接班记录,解决上一班的遗留问题。 2、清除妨碍设备正常运转的障碍物。 3、按润滑卡规定,对设备进行润滑。 4、检查设备关键部位的紧固件,如有松动,必须紧固好。 5、无本设备操作证者,不得进行操作。 一、 工作中必须遵守: 1、在正常情况下,不许带负荷启动设备,也不许超负荷使用设备。 2、设备开动后,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应集中思想,按工艺程
2015-01-08 阅读量 2840
导读:总的来说,单向轴承[轴承:轴承(“Bearing”,日本人称“轴受”)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的使用寿命与3个因素有关系,一是KOYO轴承本身的质量,二是使用环境。三是安装方法。 1、虽然新工艺都使用一体保持架,而一体保持架比两体好,它仅仅是节省了材料,而对回转等
2015-01-08 阅读量 1524
导读:在SKF进口轴承[进口轴承:简单的说进口轴承代理就是指从事某个进口轴承品牌的销售。进口轴承主要品牌有nsk轴承,iko轴承,fag轴承等,质量好,当然价格也不菲。]的磨削加工中,砂轮和工件接触区内,消耗大量的能,产生大量的磨削热,造成磨削区的局部瞬时高温。运用线状运动热源传热理论公式推导、计算或应用红外线法和热电偶法实测实验条件下的瞬时温度,可发现在0.1~0.001ms内磨削区的瞬时温度可高达1
2015-01-08 阅读量 1489
导读:轴承[轴承:轴承(“Bearing”,日本人称“轴受”)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是否可用的判断,主要是考虑KOYO轴承损伤程度、机械性能、重要性、运转条件、至下次检修的期间而决定。如果有下述缺陷则不能再使用,必须更换新推力球轴承。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的任何一个
2015-01-08 阅读量 1510
导读: 工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工厂的房屋建筑﹑设备﹑装置﹑厂内的物流﹑人流﹑能源流﹑信息流等所作的有机组合和合理配置。良好的工厂布置能使整个生產系统安全﹑地运行﹐并为工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创造条件。工厂布置包括工厂总体布置(或称厂区布置)和车间布置两部分。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外部条件﹑生產工艺和物
2015-01-08 阅读量 2864
导读:漆膜厚度测定法 GB/T1764-1979 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怠速法 GB/T3845-1993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的测量 滤纸烟度法 GB/T3846-1993 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 GB/T3847-1999 排气可见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 GB14761.7-93 土方机械 牵引力测试方法 GB/T6375-1986 土方
2015-01-08 阅读量 2861
导读: 我公司生产的耙式真空干燥机是在国内耙式真空干燥机的技术基础之上针对各种浆状、膏状、粒状、粉状、纤维状等物料加强、改良设计而成的,传动部分采用工作稳定、经久耐用的圆柱齿轮减速机,主动轴采用加粗的不锈钢实心轴,耙齿采用高强度铸造不锈钢耙齿,充分保证耙式真空干燥机在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下的稳定运转。壳体内部可加入二根或四根敲击棒,以利于物料的快速干燥及粉碎。加热介质可选蒸汽、导热油、热水。
2015-01-08 阅读量 2927
导读:①电动机的拆装步骤和方法 拆卸前应清理好场地,准备好工具,并在接头线、端盖与外壳、轴承[轴承:轴承(“Bearing”,日本人称“轴受”)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盖与端盖等上作好标记,以免装配时弄错。拆卸电动机的一般步骤如下: (1)卸下
2015-01-08 阅读量 1546
导读: 该缺陷是使材料完全不流动,或者只使其稍微流动来进行成形时,凸模圆角半径(rp)附近产生破裂。 ①胀形深度过大。 在精整时,rp部如产生破裂,则是由于胀形超过极限,只要在初拉深时增加拉深深度就可消除。另外,利用胀形来成形产品时,即使创造了材料易拉伸的条件,但还发生破裂,这就要考虑和后续工序的关朕,或者降低拉深深度,或者改变凸模形状。 ②凸模圆角半径(rp)和
2015-01-08 阅读量 2844
导读: (一)、总则 1.工件热处理后,由于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产生会引起弯曲或翘曲变形,此变形量往往会超出公差范围,因此,必须用校直的方法来弥补这种形状的变化,以使工件的尺寸和形状符合于规定的范围内。 2.本厂用的校直方法有:冷压校直、热校直、热点校直、回火校直和冷击校直五种,应根据工件的材料、形状及机械性能正确的选择校直工艺。 3.工件的校直一
2015-01-08 阅读量 1481